风险提示: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资讯
发现
搜索
登录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XT × VPay AMA回顾:Neobanks叙事升温,VPay如何改变游戏规则

XT研究院
特邀专栏作者
@XTExchangecn
2025-11-18 07:53
本文约5184字,阅读全文需要约8分钟
VPay通过非托管设计和全球银行接入,实现多资产统一管理及代币现实消费,践行社区共建与利润共享理念。

核心要点:

  • 传统银行与Web3的融合正推动“AI驱动的新型银行(Neobank)”加速落地,开启智能化资金管理时代。
  • VPay通过主动型AI助手AVA实现法币、加密货币与合成资产的统一管理,重塑用户体验。
  • 项目采用非托管设计并实现全球多家银行接入,让用户喜欢的代币轻松在现实生活中消费使用。
  • 创始人Amir强调“去VC化”与社区共建理念,$VPAY代币将成为未来利润共享与用户权益的核心。

A promotional graphic for an AMA session featuring XT and VPay, with a stylish microphone and digital coin icons, highlighting the theme of Neobanks and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随着传统银行业与Web3技术的融合,加密市场正经历一场金融变革。“Neobank(加密新型银行)”从一个概念,走向广泛落地的现实。这不再只是数字化访问的问题,而是进入一种由AI 驱动的体验时代,让资金管理变得更智能、更高效、更个性化。

在这场演进的核心是VPay——一个将自己定位为“首个 AI 驱动的全能银行(Omni Bank)”的项目。它通过名为 AVA 的AI助手,将法币、加密货币甚至合成资产无缝连接、统一管理。这是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愿景——它不仅仅是简化人们的消费和储蓄方式,而是在重新定义理解与使用金融的方式。

在2025年10月29日XT.COM举办的 AMA 中,VPay 创始人Amir分享了这一愿景背后的动力、AI Agent AVA 的核心价值、全球合规与跨链金融能力、VPAY代币设计,以及 Neobank 在 2026 年及更远未来可能呈现的形态。

立即前往 XT.COM 交易VPAY/USDT,加入 AI 驱动金融的下一篇章。

— Peter Lee (@pllgpt), XT.COM主持人

— Amir (@DeCryptoDudee), VPay创始人

是什么启发了你创立 VPay?在当前的新型银行和加密金融生态中,你看到了哪些机会?

我从 2016 年就进入了加密领域,背景其实是 Web2 市场营销,一开始就是做传统互联网的市场推广。2016 年我第一次买了比特币,正式踏入了加密行业。后来我也开始转向 Web3 营销,曾担任几家 NFT 交易市场的首席营销官。

去年,我创立了第一个项目WhaleIntel.ai,部署在 Virtuals 上,现在这个项目也已经上线了,市值最高时达到 2000 万美元,在 Base 平台上相当活跃。之后,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创立了 VPay。同时,我还是 German Blockchain Week(德国区块链周) 的联合创始人和董事会成员之一。

说实话,这个项目其实源于个人的烦恼。有一天,我突然被自己每天要打开 5 到 10 个不同的应用查看财务状况给气坏了。比如我在投资股票,要查看持仓得开一个 App;如果想在欧盟用欧元消费,就得打开 Revolut和N26等银行 App;要看加密资产,还得登上几个钱包或交易所;如果还想看 NFT,又得打开另外两个 App。无论是 Web2 还是 Web3,只要和钱相关的事情,我都得在一堆 App 之间来回切换。

于是 VPay 的想法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我们看到了这个问题:Web2 和 Web3 的金融世界严重割裂。后来,我找了两个朋友:一个是技术高手,精通编程和 AI;另一个是银行业专家,有很多传统金融资源;而我自己擅长商业和市场。我们一拍即合——为什么不一起做这个项目?

这就是VPay的起点:从现实痛点出发,最终希望成为一个真正的“全能金融应用”——让你所有关于金钱的操作,都能在一个平台上完成。

一幅描绘男性角色的插图,穿着运动夹克,头戴月桂冠,具有一双翅膀,翅膀由树枝和花朵构成,背景为浅色调,展现出一种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艺术作品。

你将 VPay 描述为“主动行动的 AI 银行”。它的AI助手 AVA 是如何在传统分析功能之外帮助用户的?

首先我想先说明一点:AVA 不是一个聊天机器人(chatbot)。当然,它具备聊天功能,可以和它对话,但它的定位远不止如此。我们从一开始的设计目标,就是让 AVA 成为一个主动型(proactive)的 AI 助手。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 AI 助手都属于“被动型”——必须主动去找它,让它帮你执行某个操作;而 AVA 的设计逻辑恰恰相反,它会在你还没开口之前,就主动为你完成需要做的事情。这个是我想特别强调的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 AVA 的核心价值。我们要做的,是让 AVA 能够帮你同时管理 Web2 和 Web3 的全部财务。它能访问并理解你的各种支出习惯:花钱的地方、花了多少、在哪些地方超支;同时也能读取你在 Web3 上的资产信息——包括钱包、交易、收益和亏损情况。AVA 拥有对这些数据的完整洞察,它知道你的 NFT 表现如何、股票收益如何、错过了哪些机会、又有哪些潜在的收益空间。

所以说,AVA 远远不只是一个聊天机器人。它能访问的金融数据深度,是目前市面上任何产品都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主动的(proactive)AI 助理,而不是被动等待指令的工具。

在用户体验方面,VPay 是如何在确保合规的同时,实现法币与加密资产的无缝连接?

我们在创立 VPay 时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我的一位联合创始人,在传统银行业有着非常深的背景与资源。这一点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金钱与精力。一般来说,要获得这些银行级合作关系,需要花费多年积累。

目前,我们已经与来自三个不同司法辖区的三家银行合作。这使得我们成为少数拥有完整加密卡体系的团队之一。虽然发卡并不是 VPay 的核心业务,但我们确实提供虚拟卡、实体卡、离岸账户等服务,用户可以像使用普通银行卡一样在全球使用——只要 Visa 能用的地方,VPay 就能用。

如果某一区域的银行服务出现问题,比如亚洲的银行在特定国家无法使用,我们可以自动切换到欧洲合作银行,确保用户体验不受影响。正因为如此,VPay 能实现真正的全球可用性,这也是我们在同类产品中的一大竞争优势。

关于 VPay 如何实现法币与加密货币的无缝衔接。这也是我们最具创新性的部分之一。虽然市面上也有不少加密卡提供商,但大多数卡只支持极少数区块链和代币——通常只支持 1 到 2 条链,而且在这些链上也仅限稳定币(如 USDT、USDC)或少数主流资产,比如 Polygon、Optimism、Avalanche 等。

而 VPay 的不同在于:我们可以在数小时内让任何代币具备现实支付能力(spendable in real life)。这是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核心创新之一。不仅可以使用 USDC、ETH 等主流代币充值消费,如果你有自己喜欢的代币,也可以直接联系 VPay 或该项目方,我们可以迅速完成对接,让这个代币几乎零成本实现现实消费功能。

在 VPay 中,我们始终让用户的非托管钱包(non-custodial wallet)处于核心位置。这意味着:每一笔交易都经过用户本人授权;所有操作透明、可追溯、全部在链上进行;VPay 不会像一些“加密银行”那样,把你的资金操作隐藏在后台。

整个生态的核心是$VPAY 代币,质押 $VPAY 如何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实际权益?

我想这可能是很多 VPay 用户和持有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会分成两个部分来回答,其中第二部分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Alpha 消息”。

第一部分比较常规,与大多数加密银行或新型银行(neobanks)的做法类似。$VPAY代币将会成为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你持有或质押(stake)越多的$VPAY,就能获得更高的会员等级与权益。

这就像在传统银行体系中——无论是 Revolut、JP Morgan、Citibank 还是其他银行——用户每月支付一定费用(比如 $20 或 $80),就能升级为更高级别的会员(如金卡、白金卡、黑卡等),享受更优的利率、更高的返现、更好的客户服务。

而在 VPay 中,这一切是通过持有或质押 VPay 代币 来实现的:等级越高,享受的福利越好——包括更低手续费、更高返现、更优质奖励、更全面功能访问权限等。

第二部分不仅适用于 VPay,也体现了我对所有项目的一贯理念。VPay 从第一天起就是完全自筹资金(self-funded)的,没有接受任何风投(VC)的投资,我的上一个项目 Whale Intel 也是一样。

我过去也曾为项目从 VC 那里筹集过数百万美元资金,但坦率地说,那段经历让我意识到——我真的不喜欢与 VC 合作。我不喜欢他们看待项目的方式,也不认同他们所代表的理念。所以我决定让 VPay 彻底摆脱 VC 模式,完全由团队与社区共同驱动。

我之所以特别提到这一点,是因为我真正相信——项目的真正共创与共拥有(co-ownership)应该来自社区。VPay 是从用户出发、由用户支持、为用户而生的。因此,未来我希望能将项目的成果回馈给用户与社区,而不是像传统 VC 模式那样,让资本方成为唯一赢家。

随着 VPay 逐步成长并实现盈利,我们计划在未来达到类似 Revolut 那样的体量——一家估值 750 亿美元、每年营收数十亿的全球级金融科技公司。

当那一天到来时,我们会将部分利润分配给代币持有者与质押者

因为我们没有 VC,也没有股份结构,所以利润分配的依据将会是 VPAY 代币的持有量与质押比例。当然,我们也会保留部分收益用于项目扩展、市场营销等生态发展用途。

总的来说,这就是我对 VPay 和我所有项目的长期愿景:去中心化共建、去 VC 化、由用户共享成果。我真心相信这是金融与加密结合的未来方向,而 VPay 也会成为推动这一“去风投化”浪潮的一部分。

展望未来,用户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可以期待哪些VPay的进展?将如何进一步突破Neobank的边界?

目前我们已经上线了虚拟卡、代币兑换(Swap)和跨链桥(Bridge)功能,用户可以用任意已开通支持的代币为卡片充值。理论上,我们可以让任何代币都能在现实世界中被直接使用。

接下来,我们会持续不断地新增更多代币到 VPay 生态中。而且,这不只是代币接入这么简单——我们在上线某个代币时,往往会同时与该项目方、社区以及代币持有者进行联合营销合作,让整个生态形成自我增长的飞轮效应(flywheel)。所以,这个方向几乎是“无上限”的,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快、最广泛支持现实支付的加密代币平台。而且我们能做到这一切的成本极低、速度极快。

除了虚拟卡,我们的离岸账户也即将上线。虽然这并不是 VPay 的核心方向,但我仍然认为,我们提供的离岸账户几乎是目前加密领域里最顶级的产品。你可以自由转账、提现、在 ATM 取款,没有限额,也没有繁琐的审核。

不过要强调的是:这些只是我们的“第一步”,可能只是 100 个阶段中的第一个。VPay 的愿景是不断拼接这幅“用户财务生态拼图”——把 Web2 与 Web3 的资金管理真正整合在一起。

在接下来的阶段,我们会持续推出更多模块,比如:

  • 多钱包管理(Multi-wallet)与一体化资产管理应用;
  • 对冲基金管理服务(Hedge Fund Manager),用户可通过质押或存入资金获取年化收益(APY);
  • 原生质押与收益功能(Native Staking & Yields);
  • 市场情报(Market Intelligence);
  • 自动化交易(Automated Trading);
  • 以及即将推出的合成股票(Synthetic Stocks)等产品。

我想描绘的,是这样一个未来场景:当用户想到“管理自己的钱”时——无论是加密资产、法币、NFT、股票、对冲基金、储蓄、信用卡还是活期账户,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听起来太宏大、太理想化,似乎不太可能做到。但对此,我只有一个答案:我们有 Virtuals 生态的强大支持。这意味着,在很多服务模块上,我们不需要重复造轮子。举个例子:当我们要做市场情报时,不必自己从零开始搭建,我们直接与最顶尖的团队合作;做对冲基金或自动化交易时,同样的逻辑,我们与行业中最优秀的团队共建。

目前,已经有超过 10 家合作伙伴确认将在 VPay 应用内共同开发这些模块。

虽然我们背后没有大型风投基金的资金支持,也不是那种估值上亿的“新型银行(Neobank)”,但正因为我们灵活、高效、生态协作紧密,我们实际上能比这些“大机构”更快地实现落地与创新。

关于XT.COM

成立于 2018 年,XT.COM是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现已拥有超过1200万注册用户,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态流量超过4000万。XT.COM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支持1300+优质币种与1300+交易对,提供现货交易杠杆交易合约交易等多样化交易服务,并配备安全可靠的 RWA(真实世界资产)交易市场。我们始终秉持「探索加密,信赖交易」的理念,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安全、高效、专业的一站式数字资产交易体验。

钱包
金融
技术
AI
AI总结
返回顶部
  • 核心观点:AI驱动新型银行重塑金融体验。
  • 关键要素:
    1. AI助手AVA主动管理多资产。
    2. 非托管设计连接全球银行。
    3. 代币$VPAY实现利润共享。
  • 市场影响:推动加密金融与传统银行融合。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载Odaily星球日报app
让一部分人先读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