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Odaily 星球日报(@OdailyChina)
作者 | Ethan(@ethanzhang_web3)
10 月 22 日晚 7 点半,预测平台 Limitless 突然发文:“Shall we TGE today?”
这突如其来的提问让社区瞬间炸锅,大多数人以为又是哪个实习生在“手滑发帖”,评论区一片调侃。就连项目 CEO CJ(@cjhtech)都火速下场留言:“intern wtf??”“who gave you this button ”。
一时间,网友们纷纷猜测这是一场玩笑,或者是一次“剧本式”营销。然而就在一小时后,剧情迎来反转——Limitless 官方正式宣布 TGE 启动,并同步开放 LMTS 代币空投领取。
这一连串“意外式官宣”,让社区从“玩笑模式”瞬间切换到“关注模式”,TGE 的背后,也逐渐显出更复杂的故事线。
Limitless是谁?
Limitless 是一个基于 Base 链、具备社交属性的预测市场协议,支持用户在加密资产、股票、体育、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创建并参与预测市场。项目已完成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 1700 万美元,投资方包括 Coinbase Ventures、1confirmation、Maelstrom 等加密投资机构。
在机制上,Limitless 与 Polymarket 类似:用户通过购买特定事件结果(通常为“是”或“否”)的股份参与预测,获胜股份在到期时按 1 美元结算,失败股份则失效。
根据项目白皮书,在结果确定前,同一市场中的 1 份 “是” 股份与 1 份 “否” 股份可合并赎回 1 个抵押代币(通常为 USDC 或 Wrapped ETH),由链上智能合约锁定,作为发行股份的底层担保资产。
与 Polymarket 不同的是,Limitless 正试图在预测市场的基础上,叠加社交场景与“短期快局”机制,让投机行为更轻、更快、更可分享。
而这场 TGE,正式让它进入“公众关注”阶段。
TGE:从神图开盘到信任裂痕
据官方 Blog,Limitless 本次 LMTS 代币总供应量为 10 亿枚,TGE 流通量 13.159868%。具体分配如下:
- Kaito 预售:1.37%
- 投资者:25%
- Echo 轮:1.26%
- 团队:25%
- 生态系统奖励(空投与激励):24.37%
- 国库:13%
- 流动性:10%
与此同时,Limitless 宣布空投现已开启,Limitless Points Season 1 交易者与 Wallchain Epoch 1 Quackers 用户均可能获得空投。
在TGE 后的半个小时里,LMTS 的走势一度让人以为这是场“神图开盘”。
热度带来的买盘情绪把价格从 0.2 美元下方直接推到了 0.8 美元,涨幅超 400%,可好景不长,行情很快转头向下,最低跌到 0.196 美元,现价已回升至 0.313 美元。
老实说,这样的节奏在新币上线中太常见:先冲高、再回落,甚至连时间窗口都几乎一模一样。按理说,这样的波动并不足以让人起疑,毕竟市场短线资金多,价格情绪化是常态。
但这次的下跌,还是让一些人觉得哪里不太对。
10 月 22 日 22:58,KOL @ManaMoonNFT 在 X 上发布了一份链上追踪记录,指出 Limitless 团队疑似存在持续抛售行为。监测数据显示:
团队关联钱包(0x3c583Be48D2796534f8FC8EA214674Ff055d01d7,初始持有 4000 万枚代币)向一个销售地址(0xBF3132977d9801506deF8E927c4Ff06E5b0801d1)转入 500 万枚 LMTS,并在数小时内全部卖出,累计获利约 230 万美元。
短暂反弹后,又有约 1000 万枚代币被转入同一钱包继续出售。
市场开始谨慎起来。这太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兑现。舆论在此刻,出现了明显的裂缝。
CJ 的回应:解释,还是宣战?
在 FUD 情绪蔓延的当口,Limitless CEO CJ 终于出面回应。
10 月 22 日 23:43,他在 X 上写道,“代币是一场长线博弈,链上市商机制按设计运行。”
CJ 解释称,市场看到的资金流动来自团队的回购计划,尤其是在空投领取者抛售阶段;并强调,项目尚未登陆中心化交易所,但买盘强劲、价格目标已被上调。
最后一句的语气颇为强硬:“对于散播 FUD 的人,我们准备好了作为你们的交易对手。对于信仰者,我们才刚刚开始。”
这场回应像是在“解释”,又像在“宣战”。
这让事件的走向更加微妙:表面上团队在稳盘,实际上,社区的信任已经开始分裂。
隐秘上线是个啥?
“隐秘上线”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或许陌生。简单来说,这是一种项目方为了防止代币在上线初期被科学家(sniper bot)抢跑、导致价格剧烈波动而采用的防御机制。
做法通常是:先悄悄部署合约、进行小范围测试,确认没有大额抢买或套利风险后,再公开代币合约地址,让市场自由交易。
在本次 Limitless 的 TGE 中,团队的说法是采用了这一策略。根据链上数据,LMTS 代币的创建时间距离正式公布仅约 21 小时。在此期间,项目方完成了代币分发与合约部署,直到确认一切“安全”后,才正式公布合约地址。
从结果上看,这种做法确实让 Limitless 避开了技术性狙击,却也让外界更难追溯早期资金流向。
防御的意图与不透明的后果,此时叠加成了新的争议点。
小结
截至目前,这起事件仍在持续发酵,许多疑点尚未厘清。
比如,被指与团队关联的钱包,其持有的代币似乎并不在官方披露的 25% 团队份额之内(据链上分析,该钱包初始持有的 4000 万枚代币来源于“生态激励”部分),这部分代币为什么没有锁仓期?而在代币经济模型中,立即解锁的仅有 2.45% 的空投与早期激励部分。以及,为何这些所谓的“内部回购”操作未提前披露?
这些问题暂时都没有答案。
市场情绪也逐渐冷却,LMTS 的价格像陷入湖底——平静,透着一丝压抑。
- 核心观点:Limitless因TGE操作引发信任危机。
- 关键要素:
- 团队关联钱包抛售500万代币获利。
- CEO回应称是回购计划引争议。
- 采用隐秘上线策略模糊资金流向。
- 市场影响:引发社区对项目透明性质疑。
- 时效性标注: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