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 LBank 用户、合作伙伴与同行者们:
十年前,我们上线了第一台服务器。我们没有融资、没有光环,只有对“信任与自由”的信念。那时的区块链还只是极客的乐园,比特币仍被主流视作“边缘实验”。LBank 便在那样的环境中诞生,混乱、孤独,却孕育着机会。
今天,LBank 已服务超过 2,000 万注册用户,覆盖 160 个国家与地区;日均交易量突破 105 亿美元,现货与衍生品交易稳居全球前列。从单一撮合系统,到如今的金融基础设施矩阵。LBank 用十年时间,把“信念”转化为“结构”。
理性与勇气:在控制中寻找突破
我习惯先评估风险,再决定该不该冒险。在这个变化速度远超想象的行业里,安全与创新从不是对立面,而是 LBank 一直在平衡的两条生命线。我常对团队说:“用工程师的脑子去算风险,用商人的眼睛去找机会。” 前进意味着逆风而行,要在确定之外,保持一份敢于突破的勇气。也正是这种精神,让 LBank 从一家交易所,成长为一个完整的加密金融生态系统。我们不只撮合交易,更在搭建支撑未来十年的价值基础设施。
在核心业务端,我们持续强化产品性能与用户体验:
- 现货与衍生品稳居全球前列,每年增长率达 30%以上;
- 率先上线盘前交易,上线优质资产达 20+,累计交易量超 5,000 万,最高收益率达 60,000%,平均收益率达 5,072%;
- LBANK EDGE 专区创新实施“包赔机制”,100%赔付增强用户信心。截至目前,已上线 11 个资产,平均收益率达 1,837%;
- LBmeme Launch 率先开启新型 IDO 模式,已成功上线 4 个 Memecoin,最高收益率达 12,130%,平均收益率达 6,382%。
- Launchpool & Launchpad 聚焦高潜力项目,用户通过简单质押/额度抢购即可享受项目增长红利;其中,Launchpool 已分发超 500 万美金奖励,最高收益率达 2,900%;
- Earn 理财总锁仓量突破 5 亿美元,支持超 200+ 种资产收益组合,覆盖从稳定收益到策略收益的全周期产品,已累计向用户分发 1000 万收益;
这些数字不是结果,而是体系演化的信号。我们用数据验证机制,用机制积累信任。当系统具备自我监控、自我修复与可预测性,信任便不再依赖个人或情绪,而成为可度量的结构。
在 2025 年,我们持续打破边界。我们,从来不是“提供一个交易所”,而是打造一台能让价值流动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金融系统。
全球化与文化:让信任跨越边界
今天的 LBank,已在全球形成多点布局。我们持有美国 MSB、加拿大 MSB、澳大利亚 DCEP 等多国核心牌照,并在欧洲、中东与拉美持续拓展本地化服务网络。合规不是束缚,而是增长的新跳板。我们与多国监管机构合作,并将逐步公布储备金证明,让“可信”不再只是主观感受,而成为结构性的保障。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用文化的方式,延伸“信任”的边界。2025 年,LBank 成为阿根廷国家队区域合作伙伴,这是一次跨界的尝试,让加密走出交易所的语言体系,成为被普遍理解的价值符号。加密和体育其实有着相同的精神,都在追求信任,也都依靠协作。这不只是一次跨界,更像是信任体系的延伸。我们在不同国家落地,讲不同的语言,但底色是一致的:让人信得过。
品牌不是造出来的,是被理解出来的。当理解成为共识,它自然就成了文化。《福布斯》引用 LBank,并肯定“以 Memecoin 为桥,重塑全球金融通道”;CoinGecko、BeInCrypto、Bitcoin.com News 曾多次将 LBank 评选为最佳交易所等称号。这些认可当然重要,但让我最动容的,曾被用户多次表示:“LBank 是一个让人安心的平台。”
信任,比任何榜单都更珍贵。
安全是底线:用结构赢得信任
在加密行业,信任不是口号,而是系统的产物。过去十年,我们经历了流动性危机、极端行情、系统攻击等多次行业级事件。LBank 十年零安全事故,并非侥幸,而是一种必然。
从第一天起,我们就把“安全”当作系统的核心,而非附属模块。十年来,我们持续投入资源,构建起覆盖全链路的安全防御体系:
- 与 Elliptic、CertiK 建立全球风控协作网络,实时识别高风险行为与异常流向;
- 全面部署多重签名、冷热分离、AI 风控模型与自动清算机制,确保资产全程安全;
- 自研 高性能撮合引擎,支持每秒百万级订单处理,撮合延迟低至 1 毫秒,成为全球并发性能最强的加密交易系统之一。
这些,构成了我们最值得骄傲的部分。安全,不是成本,而是护城河;稳健,不是慢,而是底气。每一次“黑天鹅”,都是对系统与信任的压力测试。
而我们的成绩,是十年连续稳健运营,从未触碰用户资产安全的底线,从未让信任崩塌。过去十年,我们在体系中不断写入理性与规则,让决策可验证、风险可预测、结构可复用。从手工风控到 AI 识别,从集中撮合到模块自愈,LBank 的系统逐渐具备了“结构自稳定”的能力。信任的本质,是理性的秩序。当一个系统能在波动中自我修复,它就能穿越周期。
未来:下一个十年的三件事
未来,从来不是过去的延续,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启。LBank 的下一个十年,不在于更快,而在于更深。我们要让系统的根基更稳,让结构更优,让创新更具穿透力。速度可以暂缓,但结构必须升级;扩张可以放慢,但底层逻辑必须重构。
我们计划聚焦三件事。
第一,产品升级,让 HUB 具流动性。
真正的未来金融,不只是更高频的交易,而是价值流动的系统重构。我们不会为概念起舞,而是让产品升级,显著提升用户资产利用率与收益率。在产品层面,我们正推动多元化与无缝化的升级,未来,LBank 钱包与交易所将实现账户层的无缝互通,用户无需复杂操作,资产即可在 Web 2 与 Web 3 世界中自然流动。这意味着,在 LBank 即可实现链上到 CEX 的充值、交易、理财、衍生品交易等全生命周期操作,真正实现“零门槛接入 Web 3”。LBank 的目标,不是提供更多入口,而是让入口消失。当系统足够智能、体验足够顺滑,用户不再感受到“上链”或“转账”的边界,金融基础设施的重塑才算真正完成。
第二,让全球化更“本地”。
过去十年,我们搭建了系统;未来十年,我们要搭建连接系统的人。全球化不再是“复制式输出”,而是“共创式生长”。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文化语法和信任逻辑,我们要先理解,再参与。
未来的竞争,不是广告投放的比拼,而是谁能在不同文明与监管结构中,建立持续的信任循环。LBank 将继续扩展合规版图,但更重要的,是在每个国家找到懂得倾听用户、服务社区、共建生态的本地力量。真正的全球化,不是同质化的存在,而是多样性的共识。
第三,是生态共创与人才演化。
所有系统的终点,都是人的思想。$1 B Talent Program,不是一个基金项目,而是一场分布式的创新实验。我们想把资源与机会,交给那些仍然相信探索的人:无论是工程师、研究者、创业者,还是在世界各地默默建设的社区推动者。LBank 提供的不只是资源与平台,而是一片可以试验的土壤。让人们能在这里提出问题、验证模型、甚至挑战现有规则。因为唯有被挑战,系统才会继续成长;唯有被更新,它才会真正鲜活。
一路走来,我越来越相信,控制和创造,并不对立。控制,是秩序的底线;创造,是穿越边界的勇气。十年前,我们在混乱里学会了稳;下一个十年,我们要在稳定中重新发明未来。风雨还会来,方向未必总清晰,但我们已经习惯在风中修系统、在夜里找路。十年前,我们靠信念点亮第一盏灯;下一个十年,我们要靠信任,让更多灯亮起来。
The future is not a repetition, but a reinvention.
无论暴雨多急,总有人在风中稳住方向,驶向星海。而我们,正是那群不惧风暴的人。用理性为舵,以勇气为帆,驶向下一个十年。
- 核心观点:LBank十年发展为全球领先加密金融生态系统。
- 关键要素:
- 服务超2000万用户,覆盖160国家地区。
- 日均交易量突破105亿美元,年增长30%。
- 十年零安全事故,持多国合规牌照。
- 市场影响:推动加密金融基础设施完善与全球化进程。
- 时效性标注:长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