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KarenZ,Foresight News
想象一下:Hyperliquid 对你发出邀约,「嘿,只要你有足够实力,便能自主打造一个 Perp DEX!」
HIP-3 就是这么一个功能。10 月 13 日,Hyperliquid 正式在主网激活 HIP-3,允许任何符合条件的开发者自主部署和运营永续合约市场。这标志着 Hyperliquid 朝着完全去中心化的合约上市流程迈出了关键一步。
简单点说,Hyperliquid 的 HIP-3 就是个「让你化身老板,自主开永续合约市场」的规则体系。
核心玩法:如何开一个永续合约市场?
有何准入门槛?
Hyperliquid 设置了颇高的质押门槛:
- 必须质押 50 万 HYPE(当前价值超 2000 万美元):不过,预计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成熟,质押数量要求会有所降低。
- 完全无需许可:不需要申请,不需要审批,质押到位就能部署。
- 预言机选取、合约设计等自行解决。
基本玩法
- 一份质押对应一个 DEX:目前规则下,一份质押对应一个 Perp DEX,未来或会允许一份质押开设多个 DEX。
- 高性能订单簿:HyperCore 会单独给你配一个独立的保证金系统、链上订单簿。
- 上线代币合约需参加拍卖:想上线代币合约?得参加荷兰拍卖,用 HYPE 代币支付 Gas 费。拍卖每 31 小时一次。每个市场的前 3 个资产不用参加拍卖,直接就能上线;从第 4 个开始,就得和别人一起参加荷兰式拍卖了,规则和之前 HIP-1(现货上币)的拍卖一样。这样设计的原因是,让新的 DEX 运营者能快速启动,而第 4 个开始收费,确保只有有价值的代币才会被上线。所有 HIP-3 DEX 共享一个拍卖池。
- 部署者手续费如何收取?:部署者可以设置最高 50% 的手续费分成,甚至可以在基础费率上加额外费用。
- 用什么做抵押品?理论上可以用任何「报价资产」(quote asset,一个交易对的定价资产)做抵押品。
- 保证金模式:目前交易只能用「逐仓保证金」(就是一个资产亏了不影响其他资产),「全仓保证金」(所有资产共用保证金)将在后续逐步添加。
作为市场「老板」,你还需要做什么?
作为部署者,你就是这个市场的「老板」,需要负责:
- 定义市场规则:比如用什么预言机、合约怎么设计
- 日常运营:设置预言机价格、控制杠杆倍数、必要时结算市场
- 也可以用多签机制来管理,让运营更规范。
手续费怎么算?
- 用户付双倍:在 HIP-3 Perp DEX 上交易,费用是验证者运营的永续合约市场的 2 倍。
- 部署者拿 50%:你的手续费分成固定是 50%,可加额外费用。
- 协议收入不变:Hyperliquid 协议赚的钱和官方市场一样多(因为多出来的那一半给了 HIP-3 Perp DEX 部署者)。
- 折扣机制延续:HIP-3 市场继续整合了质押折扣、推荐奖励等机制。
简单说就是:用户多付一倍,HIP-3 Perp DEX 部署者和协议各拿一半。
如何控制风险?
- 作恶会被罚:50 万 HYPE 质押要求这相当于一个保证金,如果发生恶意市场操作,验证者有权通过质押加权投票削减部署者的质押。
- 若恶意操作就算解除质押也难逃处罚:即使你开始解除质押,7 天内发现问题还是会被罚。
- 停止运营后还要锁 30 天:即使你把所有市场都关了,质押还得再锁 30 天。
- 持仓限制:为了控制风险,系统还设了两道未平仓合约关卡约束:名义上限和规模上限。其中,名义上限就是该 DEX 内所有资产「持仓数量×当前价格」的总和,既管整个市场的总持仓,也管单个资产的持仓。规模上限更简单,就是按持仓数量算,仅针对每项资产强制执行,目前每个资产最多能持仓 10 亿单位。所以你得合理设置「最小交易单位」。
什么行为会被罚?
- 恶意输入异常数据试图攻击系统(即使没成功)。
- 利用漏洞或边界条件绕过系统限制。
- 导致网络崩溃或性能的无效输入。
不过,因正常输入引发的协议 bug(协议问题)以及与部署者操作无关的系统故障,不会导致罚没。
罚多少?
验证者会投票决定,一般参考这个标准:
- 导致系统长时间崩溃或无效状态转换:最高罚 100%。
- 导致系统短暂宕机:最高罚 50%。
- 导致网络性能下降或性能问题的无效输入:最高罚 20%。
部署者被罚的质押将被销毁,而不是分配给受影响的用户。
HIP-3 将给市场和玩家带来啥改变?
HIP-3 的启动可以说是 Hyperliquid 生态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把上币权力开放给所有人。这是从中心化治理到去中心化治理的巨大飞跃。Hyperliquid 官方可能保守,只上主流币。但社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比如,
- 紧跟市场热点:某个新公链代币突然火了,创建者能很快上线它的永续合约,抓住市场热度。这种「小而快」的市场模式,能填补大平台的空白,给用户更多交易选择。
- 长尾资产:小众但有需求的代币也能有永续合约。
- 创新产品:比如做一个专注 AI 概念币、RWA 专场、Meme 币专场的永续 DEX。
而且,部署者在质押 50 万 HYPE 后,利益就和 Hyperliquid 生态绑定了,而且后续拍卖手续费都离不开 HYPE。他们会积极推广自己的 DEX,带来自己的社区和用户,长期持有 HYPE,形成 Hyperliquid 生态护城河。
更重要的是,HIP-3 将为 HYPE 代币创造价值,每个 DEX 要锁 50 万 HYPE,锁定 = 减少流通 = 价格支撑。
HIP-3 潜在负面影响有哪些?
尽管 HIP-3 为 Hyperliquid 生态带来诸多创新,但从实际运营和用户体验角度看,仍存在一些潜在风险,需要我们客观审视。
首先,50 万 HYPE 把很多人拒之门外,价值超 2000 万美元的门槛对个人开发者来说是天文数字,只有机构、大户、VC 才玩得起。最终可能导致市场创建者集中在少数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或大户手中,反而偏离「去中心化共建」的初衷。不过这也能规避很多风险。
其次,HIP-3 将市场定义、运营责任交给创建者。若创建者对预言机选择不当、合约规则设计有漏洞,或运营中出现操作失误,可能导致用户资产受损。
同时,大量由不同创建者运营的市场出现后,用户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甄别市场质量,选择成本大幅增加,若不慎进入「不靠谱」市场,将面临较高的交易风险。
此外,虽然前 3 个资产上线无需拍卖,但从第 4 个资产开始需参与共享的荷兰式拍卖。若多个创建者同时争夺热门资产上线资格,可能导致拍卖价格被推高,中小创建者因资金实力有限,难以竞争到优质资产上线名额,只能选择冷门资产,进一步限制其市场发展空间。
更值得关注的是,每个创建者运营的 DEX 都是独立的,订单簿和保证金体系互不互通。这会导致 Hyperliquid 生态内的流动性被分散到多个小市场中,单个市场的深度可能不足,进而出现滑点较高、成交速度变慢等问题,影响用户交易体验。尤其是对中小创建者的市场而言,流动性不足可能成为其发展的致命瓶颈,形成「越没流动性越没人用,越没人用越没流动性」的恶性循环。
最后
用一句话概括:HIP-3 把 Hyperliquid 从一个单纯的交易所变成了一个交易所平台。
这恰似:
- 以前,亚马逊以自营销售为主。
- 现在,亚马逊让所有人都能开店。
简而言之:如果你有 50 万 HYPE,具备技术能力,且有意在 Perp DEX 领域一展身手,那么 HIP-3 就是你的舞台。 但请记住,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切莫搞砸!
- 核心观点:Hyperliquid开放去中心化永续合约市场创建。
- 关键要素:
- 50万HYPE质押门槛,价值超2000万美元。
- 部署者可获50%手续费分成,自主运营。
- 通过质押罚没机制控制运营风险。
- 市场影响:推动生态多元化,但可能分散流动性。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