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Leek,Foresight News
8 月 25 日,亚洲最大的加密峰会之一 Web X 在日本东京皇家王子大饭店花园塔举办,这是日本本土最大的加密盛会。当日,就任不久的日本首相石破茂现场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强调了日本希望加密货币帮助日本社会转型。
据悉,与会人员超过 10000 人次,其中大多都是日本国人,在少量的外国人群体中,一个不被注意的群体竟出现在会场中——来自中国的互联网大厂员工。
加密货币的诞生(2009 年)正值 PC 互联网时代的鼎盛,腾讯及阿里的主营业务还在爆发式增长中,这种新型的金融范式并未引起彼时的独角兽注意。而随着加密货币交易及挖矿被中国监管机构屡次封禁,这种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危险事物自然也不被互联网巨头们所喜,投入资源在该领域里发起竞争的大厂寥寥无几。
但 2025 年的夏天,大厂们在海外盯上了加密货币,并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位国内 TOP 3 大厂人士在东京告诉 Foresight News,他们参与这场币圈峰会的目的是寻找优质客户——那些规模较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向他们售卖该厂自有的云服务与大模型。
互联网的云巨头吸纳币圈客户并非新鲜事,早在 2022 年,品玩的一篇报道揭示了这桩隐秘的生意: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商之一 AWS 旗下 AWS 中国真正的营收支柱正是来自币圈,品玩援引消息人士消息称 AWS 中国 70% 的收入来自海外,这其中 50% 都来自币圈。换句话说,币圈公司为 AWS 中国贡献了超三分之一的收入。
如此规模的收入很难不引起中国本土的云服务巨头注意。2025 年 4 月 30 日,IDC 发布《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4 下半年)跟踪》报告,2024 下半年中国公有云 IaaS 市场规模为 948.2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3.8%。阿里云市场排名第一,份额连续三个季度回升。华为第二、中国电信第三、中国移动第四、腾讯第五。
Foresight News 了解到,在云服务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上述非国企云服务大厂都设立了自己的 Web 3 销售部门以竞争这部分「香饽饽」,包括阿里、腾讯,甚至华为,用户可直接在前端页面浏览相关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设置并非国内大厂特殊现象,所有国际巨头包括 AWS、谷歌、微软的云部门也有相同的产品。
Foresight News 也了解到,这些业务部门的主要办公室曾经位于新加坡,或与 2021 年起诸多加密货币交易所从中国大陆撤离至新加坡有关,但随着新加坡加密监管政策在 2025 年 6 月 30 日后变得非常严格,这一现象必然无法维持。
但这些离岸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云需求不会减少,这也意味着云市场份额的竞争不会结束。
在东京的 Web X 上,另两位来自国内社交巨头的代表告诉 Foresight News,他们这方面业务起步虽晚,但目标也是那些合规的加密货币交易所。而作为后来者,这场竞争的变局来自 AI 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大模型技术也非常愿意提供给加密机构,如果对云服务和大模型有需求,我们非常欢迎。」这一策略其他大厂也同步跟进,他们也都提及了自己的大模型接口可以提供。
对于竞争对手,他们也研究的非常清楚,并直接指出选择阿里云服务的就是 OKX 交易所。此前,阿里云在一次性大规模宕机事件中影响了 OKX 上的加密货币交易,这也间接导致了后续阿里云一把手变更。一位上述大厂代表告诉 Foresight News,它们已经拿下某家中型交易所 60% 的云服务名额。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直都在持续,并且从云服务杀到了大模型领域,即使是国内不被认可的加密货币业务,在海外的火热下,全球所有巨头都不想错过这笔收入。
而国内大厂中,蚂蚁数科对于加密货币的布局相对前沿,其代表在东京告诉 Foresight News,由蚂蚁开发的区块链即将在 9 月上线,他们也在寻找目标客户。而和蚂蚁一样,试图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京东,其创始人刘强东也在今年的外卖大战期间透露,京东的野心是在全球数十个国家申请稳定币牌照,到时候,用户可以用京东稳定币购买一切商品,而这种支付体验是现在的互联网巨头无法提供的。
毫无疑问,这些互联网巨头都想让加密货币成为自己商业版图里一块全新的拼图。就在近日,谷歌宣布推出了自己的「公链」,但明眼人都知道,那只不过是一条限制众多的联盟链,和以太坊相差甚远。这也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些世界上最先进的互联网巨头是否真的理解区块链技术与加密朋克精神?
至于来自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巨头是否会深入进军 Web 3 领域,一位上述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告诉 Foresight News:「在国内监管政策没有松动的情况下,我们是绝不会进入该领域的,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 核心观点:中国互联网巨头海外竞逐加密货币云服务市场。
- 关键要素:
- 阿里、腾讯、华为设Web3部门争交易所客户。
- 云服务竞争延伸至AI大模型技术输出。
- 蚂蚁数科9月将上线自研区块链。
- 市场影响:加剧全球云服务与AI技术竞争格局。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