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 Ventures:關於我們的量子投資理念,以及如何找到了Quip Network

本文約3987字,閱讀全文需要約5分鐘
找到正確的量子加密玩法,現實比想像困難。

對 Portal 而言,支持新公司有一個簡單的關鍵標準:該資產十年之後是否仍然有價值?在本文中,我們將以對Quip Network的投資為例,說明我們是如何發現機會、建立信念、並投資的。

本文介紹了我們對量子加密的投資理念以及我們的信念:在當前市場上,Quip 是最有可能將鏈上經濟帶入後量子時代的方案,上行空間巨大。

文章主要覆蓋以下板塊:

1. 不,並不為時過早

2. 後量子時代,到底是什麼?

3. 加密×量子:防禦性 vs. 進攻性機會

4. 為什麼量子領域的投資理念如此困難?

5. 一個「好」方案應具備什麼?

6. Quip:為什麼它是這個正確的方案

1. 不,並不為時過早

關於量子技術對比特幣風險的討論和熱點文章,最近並不少見,且理所當然,因為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大約有350 萬枚比特幣沒有找回,其中包括中本聰的約 110 萬枚,換言之,存在近 3000 億美元的經濟利益,驅動量子電腦的研究加速。

在下圖的「量子末日時鐘」裡,Quip 繪製出自 2017 年以來,量子位元(qubit)的成長趨勢圖,並據該圖預測:首次具有商業可行性的量子加密攻擊會發生在 2027 年至 2028 年之間。

Portal Ventures:關於我們的量子投資理念,以及如何找到了Quip Network

Quip Network:量子末日時鐘

跳出加密領域,IBM 的 CEO 預測在未來 3-5 年內,量子領域將出現「重大突破」 。 ChatGPT 估計量子科技對銀行體系的威脅將在 2027 年至 2032 年之間變成現實,多方訊息也都敦促金融機構在 2030 年之前遷移至後量子加密系統。

進展正在加速,這一點從僅 2025 年一年關於量子計算的頭條新聞密度增加便可見一斑:

微軟發布 Majorana 1 晶片— 採用拓樸量子位元技術提升錯誤對抗能力和系統可擴充性。

IBM 的 4, 158 量子位元系統– 該系統連接了三個 1386 量子位元的晶片,確立量子位元數目的新里程碑。

亞馬遜的 Ocelot 晶片— 開發出“貓態量子位元”,最高可將量子運算錯誤降低 90% 。

D-Wave 的「量子優勢」 – 在 20 分鐘內解決一個材料科學難題,而經典超級電腦需要近百萬年才能完成。

加州理工學院的量子網路–建構了一個多位元的量子網路原型,推動安全量子通訊。

Google的 Willow 晶片– 該晶片具有 105 個量子比特,可指數級地降低錯誤,完成一台超級電腦需花 10000 億億億年才能完成的任務。

牛津大學的分散式量子運算– 將兩個獨立處理器連接為一個系統,助力分散式量子運算。

有些人或許認為,既然量子攻擊預計會發生在 2027 到 2030 年間,那麼威脅就還有 2-5 年之遙。但關鍵在於:不能在風暴過後才修築防洪閘。鏈上和鏈下的金融基礎設施都需要在第一個具有商業可行性的量子攻擊到來之前,就具備抗量子攻擊的能力。

可用於準備的時間 = 距離量子攻擊發生的時間 - 實施變更所需的時間。

即使目前已經存在一台能夠摧毀你全部投資的量子電腦的機率只有 5% ,其中的金融風險也值得此時此刻就主動防禦。

2. 後量子時代,到底是什麼?

我從 2021 年起就著迷於量子計算。當時我寫了一篇科普文章—《量子到底有什麼大不了的? 》— 來探索它的潛力、應用場景以及創投佈局。

如今,量子計算領域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因此我又寫了最新的續篇 ——《六大即將被量子計算徹底改變的產業》,並結合具體實例來幫助更清晰地闡述量子將如何推動各個關鍵行業中的範式轉移。

太長不看版如下:

Portal Ventures:關於我們的量子投資理念,以及如何找到了Quip Network

Portal Ventures:關於我們的量子投資理念,以及如何找到了Quip Network

3. 加密×量子:防禦性 vs. 進攻性機會

在量子計算可能影響的上述行業中,有些屬於“防禦性”,而另一些則是“進攻性”。我們來做個定義。

• 防禦性機會:因「損失厭惡」而產生-也即擔心量子運算會威脅到鏈上/加密資產,或銀行中持有的鏈下/金融資產的安全。

上述行業的例子包括加密和金融服務/銀行業(部分)。

• 進攻性機會:來自量子運算在提升收入、擴展產品/服務、推動創新方面的潛力。

產業例子包括金融服務、經濟規劃、物流和材料科學。

這是不是意味著,加密技術和量子計算的唯一交集只是安全性?

格局更大一點。誠然,只要去中心化金融(DeFi)仍是加密領域的主要應用,那麼後量子安全性就將成為標配——是任何協議都不可妥協的基礎設施。這意味著,僅「抗量子安全」本身,就關係著加密領域 2.7 兆美元的整體可觸達市場(TAM)。

但潛力遠遠不止於此。加密的核心價值之一在於其能快速啟動由共享資源構成的去中心化網路—— 例如 DePIN(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路)允許那些無法與大型科技企業競爭購買英偉達晶片的人和團隊,使用 GPUs。

而隨著量子電腦的出現,這種資源集中的趨勢只會更糟——因為量子電腦極其稀缺,且價格高昂(例如,IBM 的 Quantum System One 目前成本約 1500 萬美元)。雖然量子計算機的價格會逐漸下降,但可以肯定,就短期而言,大多數公司都無法擁有自己的量子計算機,搭載量子處理器的個人設備更是遙不可及。不過話說回來,大多數企業也不需要擁有一台量子電腦——它們的許多模擬/任務都是「運行一次即完成」。

因此我們提出了「主動性」加密 x 量子理念:想像一個量子 DePIN 網絡,它聚合了 IBM、亞馬遜、微軟、IonQ、Rigetti 等大廠的多餘量子算力。儘管這些公司目前提供按需付費的雲端服務,但一個去中心化的量子網路可以釋放出更多的可能性:

• 一個有代幣激勵機制的量子版 Zapier 或 Hugging Face—以眾包方式開發模組化工具和工作流程,用於量子任務的設計與執行。

• 一個服務網絡,可以提供比純經典運算服務更好、更快的能力。

• 更有效率的任務共享機制,適用於通常按小時或天提供租賃服務給鄰近客戶的量子算力廠商。

這不只是「資源存取」的問題—它關乎全球範圍內的協調、效能、以及可組合性。

總結一下,加密與量子時代的交集帶來的是「雙重機會」:

• 防禦性機會:來自價值 2.7 兆美元規模的鏈上資產對抗量子攻擊的安全性需求。

• 進攻性機會:創造去中心化網絡,讓大眾利用量子運算的「生產力」與「營收成長」潛力。

Quip Network涵蓋了整個機會空間——從防禦性機會開始,逐步擴展到進攻性機會。 它的目標是將鏈上經濟帶入後量子時代,先為協議、託管商和錢包提供最原生且無縫的後量子保護,逐步演進為去中心化的量子計算網絡——你可以稱之為量子 DePIN。

4. 為什麼量子領域的投資理念如此困難?

在深入分析之前,我想分享我們找到 Quip 的過程。 量子計算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從建立投資理念到找到合適團隊和投資方法,花費最久的領域。

許多 Portal 的朋友和家人都知道,從 2024 年 6 月起,我們就一直在尋求下注「量子投資理念」的機會。我們查遍了網路上的各大會議(推薦這個網站,是我找到最全的聚合器),也為此跨洲飛行參加一些活動。

尋找量子加密的新創公司充滿挑戰,因為:

• 大多數量子運算會議幾乎與加密領域毫無交集;

• 在寥寥無幾的「量子 x 密碼學」會議—如Oxford PQCrypto —中,大多數參與者和演講嘉賓是純學術研究者,對創業或加密毫無興趣。事實上,在密碼學家社群中依然存在成見,視加密為詐欺;

Portal Ventures:關於我們的量子投資理念,以及如何找到了Quip Network

• 在極極少數對加密有興趣的密碼學家中,所提出的構想也多是偏技術層面的“功能”,而非可落地的“產品”。

一個量子加密新創企業,不是一夕之間就能組成的:團隊必須精確地位於以下領域的交叉點:

( 1) 來自加密原生

( 2) 是量子密碼學的學術專家

( 3) 具有企業家精神

即使在有限的人才池裡,我們也很難對 Quip 之前的 6 – 7 個量子加密項目建立信仰。 Quip 之前的大多數項目都試圖建造一個後量子L1鏈,並指望用戶拋棄他們最愛的鍊而轉向一條全新的鏈——在我看來,這就像是要求用戶永遠住在核避難所一樣荒謬。

5. 一個「好」方案應具備什麼?

要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先理解問題。目前阻礙後量子方案落地的關鍵障礙是:

1. 歸責問題

由於錢包和協議/鏈都存在量子攻擊面,因此一旦用戶資金因量子攻擊而遭受損失,雙方可以相互指責。每一方都想要替罪羔羊,從而可以甩鍋說「不是我的問題」。

Portal Ventures:關於我們的量子投資理念,以及如何找到了Quip Network

2. 激勵問題

為什麼 Solana(或任何 L1)不自己做?因為礦工和驗證者沒有動力承擔抗量子演算法所帶來的額外運算和儲存成本。此外, 90% 的用戶都對量子攻擊者而言不具吸引力,但剩下的 10% 的用戶掌握了 70% 的資產。協議/鏈沒有動力將保證大戶安全的成本強行攤給小戶。因此,抗量子安全必須是模組化且經濟合理的。

3. 慣性問題

Vitalik 在部落格中提到硬分叉作為最後手段,並警告不要分散對其他核心研究方向的關注。我們都見過推動一個 EIP 要花多長時間。人們往往是被動反應,但是當不得不做出反應時,往往為時過晚。

4. 中立性問題

即使某個協議自己實現了後量子安全,他們也很少有動力去保證與其他鏈的後量子安全性標準之間的互通性。

因此將Web3帶入後量子世界的理想解決方案應具備以下特徵:

1. 可信任中立互通性:能與任何協定、鍊或錢包整合;

2. 可歸責:協議和錢包能將後量子安全升級外包給該第三方—但不需要驗證者承擔成本或責任;

3. 無縫整合:對使用者體驗的影響極小;此方案應與協定原生整合而不需要資產橋或遷移;

4. 足夠去中心化:擁有堅實的安全預算和分散式基礎設施的網路;

5. 超越 Web3:要把握進攻性機會,與量子運算廠商合作將是最主要的優勢。

6. QUIP 是這個理想的解決方案

Quip Network 提供—到目前為止—最現實的落地方案,適用於所有利益方—散戶、機構、協議、錢包等等。

其核心技術為量子單位互聯路徑(QUIP:Quantum Unit Interlock Pathway),能在未來的轉帳作業上附加一個後量子公鑰,作為安全簽章。它可以與任何協議或錢包原生集成,以實現用戶資產的安全性升級,而不影響用戶體驗(無需橋或遷移鏈上資產、無需更換公/私鑰),也不會稀釋協議的 TVL。

未來——進攻性的機會——在於 QUIP 演進為一個量子 DePIN 網絡,提供一個類似量子「應用商店」的平台,匯集常見應用,並與各量子計算服務商集成,從而支持諸如以下場景:

• 最短向量搜尋:用於物流、金融套利等多元領域;

• AI 學習、哈希加速:可應用於更有效率的比特幣挖礦和資料索引;

• 真隨機數產生:用於各類型的蒙特卡羅模擬。

更重要的是,QUIP 的團隊讓我們無比興奮: Colton —密碼學專家、YC 畢業的創業者,曾在多家估值達 9 至 10 位數的公司擔任 CMO、CEO 和 COO;Carback 博士—— 資深密碼學家和連續創業者,在隱私保護和抗量子系統方面擁有深厚專業知識;

我們常被問到:投資後,最早判斷專案能否成功的訊號是什麼?答案毫無疑問:執行速度和迭代速度。僅僅幾個月時間,Quip 就已經做到:

• 在 10+ 條頂級公鏈上非原生上線(正在進行原生整合)

• 與多家領先的L1洽談,爭取支持原生整合的生態基金

• 測試網已上線: vault.quip.network

• 等候名單突破 2000+ 用戶,承諾的 TVL 達到 8 位數規模

• 正與管理 11 位數加密資產的託管機構進行 POC 測試

• 與多家 Web2 頂尖量子運算公司積極洽談合作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Odaily立場。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