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bo:成為全球Web3中心,香港僅有監管還不夠

avatar
Cobo Labs
2年前
本文約1398字,閱讀全文需要約2分鐘
要激勵創新,香港需要在數字資產的技術基礎設施方面成為領頭者。

原文作者:Lily Z. King,Cobo COO

原文作者:Lily Z. King,Cobo COO

Cobo:成為全球Web3中心,香港僅有監管還不夠

  • 編者按:《南華早報》網站2 月15 日刊登了Cobo COO Lily Z. King 的文章,探討了香港在加密貨幣行業的優勢與當前環境,以及香港如何才能成為全球Web3 中心。

香港的監管框架需要更加靈活以管理風險,而要激勵創新,香港需要在數字資產的技術基礎設施方面成為領頭者。

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期發布了關於穩定幣相關活動監管的文件。這符合香港將下一代數字資產與其完善的傳統金融生態系——香港成為Web3 中心的核心優勢——相連接的戰略。香港在建立清晰全面的框架方面已經取得穩步進展,對穩定幣的監管也不足為奇。

但是,身為擁有完善監管的全球金融中心,還不足以讓香港相對於矽谷、迪拜和新加坡等其他潛在中心獲得可持續的優勢。香港還需要成為支持數字資產創建和交易的數字基礎設施的領導者,從而吸引業內最優秀的建設者。

香港曾是許多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所在地,現在仍然擁有比其他任何亞洲城市都多的比特幣ATM 機。但是, 2019 年開始,由於疫情和謹慎的政策,香港在全球加密貨幣行業的地位有所下降。

錯過加密貨幣行業的瘋狂繁榮和蕭條,也許並不是壞事。創立於香港、後來遷至巴哈馬的FTX ,最終引發了一場數十億美元的金融災難,拖垮了整個加密貨幣行業。選擇在納斯達克而非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加密貨幣礦業公司,現在大多陷入財務困境,並因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而受到嚴厲批評。

加密貨幣行業已經進入重置模式,這給了香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重新定義Web3 中心應該如何行事。

今年,我們看到更多跡象表明中國政府將區塊鍊和數字資產視為經濟增長的潛在來源。香港獲得了支持來探索一條不受內地政策限制的創新和全球融合之路。與此同時,在FTX 和Genesis 崩潰之後,美國和歐洲正在收緊其加密貨幣監管。這可能會讓更多圍繞數字資產的活動向東轉移——這也是香港重獲其影響力的好時機。

作為全球最強大的資本市場之一,香港完善的金融監管框架和頂尖金融與技術人才是其顯著優勢。憑藉其成熟的資本市場,香港的數字資產行業也是科技與金融的獨特結合。這使其成為創建現實世界區塊鏈應用的理想之地,尤其是在資產代幣化方面。

香港政府的目標是為公共與私營部門合作創造有利環境。當政府機構、金融機構、科技巨頭和加密貨幣原生建設者共同合作時,數字資產就有可能更好地融入現實世界的經濟,並產生超越虛擬世界的影響。

香港還可以撬動中國大陸的科技創業者。創造了與西方領先公司相當的Web2 產品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依然擁有許多與數字資產和Web3 相關的專業知識。在香港上市的中國Web2 巨頭,如騰訊、阿里巴巴、Bilibili 和百度,已經在試水數字資產。香港可能正是他們所需要的溫床。

但是,香港在成為Web3 中心的過程中也面臨挑戰。一是針對傳統資產設計的現有監管框架,可能不適用於快速發展的數字資產和尖端科技。

香港數字資產監管「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的原則,意味著傳統的金融監管也適用於數字資產。僅僅是獲得牌照的高難度門檻,已讓其成為更有利於成熟機構的賽場。創新往往來自不可預知的「草根」階層,因此,如何為自下而上的創新創造空間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原文鏈接

更重要的是,為了符合新的監管,機構也需要能實現分佈式私鑰管理和資金隔離的解決方案。託管、機構錢包和數字安全只是數字資產生態系統所需基礎設施的一些例子。

更重要的是,為了符合新的監管,機構也需要能實現分佈式私鑰管理和資金隔離的解決方案。託管、機構錢包和數字安全只是數字資產生態系統所需基礎設施的一些例子。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原創文章,作者:Cobo Labs。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