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爆火的ORE協議是什麼?
專案簡介
ORE 是一個建構在Solana 上的創新挖礦與價值儲藏協議,致力於讓「人人可挖礦」的理念在高性能公鏈上成為現實。專案最初於2024年推出,以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PoW)機制為靈感,嘗試打造一個新的Solana原生儲值資產。然而,由於當時的挖礦機制吸引了過多短期投機者,甚至一度造成網路擁堵,團隊逐漸意識到傳統PoW 模型存在「價值洩漏」的結構性問題,礦工從代幣持有者中提取收益,卻未能為協議帶來長期價值積累。
因此,ORE 團隊在2025 年10 月進行了徹底的協議重構,推出了全新的鏈上挖礦體系。新版機制以「5×5 網格」形式呈現,每輪持續約一分鐘,用戶透過投入SOL 在格子中競爭挖礦資格,系統隨後隨機選出一個獲勝區塊,作為獎勵,獲勝者可按投入比例分享剩下24個失敗格子的全部投入的SOL(其中協議抽取這部分的10%用於ORE回購),以及OREORE(Motherlode)此時礦工可以選擇是否提取獎勵,但所有挖出的ORE 在提取時都會被徵收10% 的“精煉費”,這部分ORE代幣會被重新分配給未提取獎勵的礦工,從而鼓勵長期持有與復投行為,因此礦工持有開采的ORE時間越長,他們獲得的ORE獎勵就越多。
協議設計的核心在於形成一種「收入驅動型循環經濟」。每輪挖礦中,全部輸家投入的SOL 中的10% 會自動進入協議金庫,並被用於在市場上回購ORE 後埋藏(Bury)。被「埋葬」(Bury)的ORE 會在未來重新進入可挖儲備池,使通膨與回購形成動態平衡。透過這種機制,ORE 讓協議本身的經濟活動反哺代幣價值,從而實現一種「以收入驅動的可持續通貨緊縮模型」。
在理念層面,ORE 試圖在Solana 的高性能架構上重新演繹「公平挖礦」的精神。它以更低的參與門檻、更強的遊戲性和更高的資金利用效率,讓用戶真正「挖到」具有經濟價值的鏈上資產,並透過持續的回購與質押收益機制,將短期博弈逐步轉化為長期價值累積。
市場動態
自新版協議於2025 年10 月底上線以來,ORE 在鏈上經濟表現和社區熱度方面均展現出強勁增長。新的挖礦系統吸引了大量資金持續注入,每分鐘約有數千美元的SOL 被用於競爭區塊位置,協議的每日收入在上線後最高已突破100萬美元。由於協議會將所有挖礦收入自動用於回購代幣,並將回購代幣的90% 銷毀、10% 用作質押獎勵,過去數週ORE 的銷毀量已超過產出量,呈現淨通縮趨勢。
同時,隨著挖礦機制的遊戲化和隨機性設計,用戶活躍度迅速上升,鏈上活躍錢包數達到上萬級,24 小時內的ORE 交易量持續維持在數千萬美元的水平。這種高參與度和高回購率的循環結構,使ORE 成為近期Solana 生態內最具討論度的代幣之一。除了回購與銷毀,ORE 也引進了由協議收入支撐的質押機制,持有者可透過質押獲得由真實收益分配而來的回報,而非依賴通膨發行。這種以協議收益為基礎的分配模式進一步強化了代幣的價值支撐,使其經濟模型更具永續性。
此前,ORE於2024年9月獲得了來自Foundation Capital 和Solana Ventures 等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支持,融資總額為300 萬美元。這為協議的信任建設與生態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其提供了良好的市場背書。
團隊背景
Ore 團隊由「Hardhat Chad」 創立,初衷是「讓任何人都能輕鬆參與挖礦」。計畫從一次Hackathon 實驗起步,在2024 年正式成型,定位為一個人人可參與的鏈上挖礦生態。雖然團隊整體保持低調,但背後有Foundation Capital、Solana Ventures、Colosseum、Dead King Society 等知名機構的支持,為專案的執行力和潛力增添了信任基礎。團隊以創辦人為核心,聚焦挖礦協議、使用者體驗與鏈上分配機制三大方向,避免傳統礦業的高門檻與複雜性。整體來看,Ore 是一個理念清晰、執行專注的團隊,致力於讓挖礦重新回歸一般使用者。
代幣資訊
ORE 是一個在Solana 區塊鏈上透過智慧合約完全控制發行的加密資產,採用「公平啟動(Fair Launch)」模式,最大供應量上限為500 萬枚,沒有任何預挖、團隊或內部分配。這意味著所有代幣都必須透過鏈上挖礦機制產生,任何用戶都可以平等參與。目前的挖礦產出速度大約是每分鐘1枚ORE,只要流通量尚未達到上限,新的代幣就會持續被鑄造。
在價值流動設計上,ORE 的代幣模型圍繞著「收入回購、通縮調節、長期激勵」三大核心邏輯。協議會自動收取每輪遊戲中所有輸家部署的SOL 總量的10% 作為協議收入,用於在公開市場上回購ORE 並且會埋葬(bury)回購部分的90%。這種機制旨在減少流通供給,也一定程度上抵銷新產出的通膨效應。值得注意的是,被埋葬的代幣在總流通量低於上限時仍可再次被重新挖出,這為系統提供了一種可控的「再循環」機制。
為了平衡短期參與者與長期持有者的利益,ORE 在分配邏輯上加入了多層激勵機制。首先,礦工在領取挖礦獎勵時會被收取ORE獎勵的10% 的“精煉費(refining fee)”,這部分代幣會按比例分配給那些尚未領取獎勵的礦工,從而鼓勵更長時間的持有。其次,協議在每次回購ORE 時,會將其中的10% 分配給質押者作為收益回報,其餘90% 繼續被埋葬(bury),以實現正向的通縮循環。
此外,協議還設定了極小比例的營運費用,用於系統維護和鏈上自動化操作。例如,每筆礦工部署的SOL 會被收取1% 作為管理與開發費用,另有微量的SOL 用於自動交易調度與帳戶安全檢查點。這種設計確保協議運作可持續,同時避免過度擠壓用戶收益空間。
ORE 的代幣經濟模型試圖透過收入回購與動態通縮機制,將傳統PoW 的通膨性結構轉化為可持續的價值捕獲過程,從而讓「長期參與者」成為系統的核心受益者。
競爭格局
ORE 處於一個獨特的細分領域:基於Solana 的輕量化鏈上挖礦與代幣分發機制。它透過極低的參與門檻,讓人可挖礦成為可能,不需要昂貴設備或算力支持,使用者只需簡單互動即可參與。這種機制在Solana 生態中形成了鮮明差異,也讓ORE 在短時間內聚集了龐大用戶群。
相較於傳統挖礦項目,ORE 最大的創新之一在於將挖礦與協議收入回購結合。協議會將一部分SOL 收益自動用於回購並「銷毀」ORE,從而形成通貨緊縮效應並支撐代幣價值。不過,低門檻和遊戲化設計也帶來挑戰:同類專案可能迅速複製其模式,挖礦熱度退潮後用戶留存成關鍵考驗。加之早期網路壅塞的經驗,也提醒團隊在追求規模的同時需兼顧系統穩定與長期成長。
需要強調的是,ORE 的新挖礦機制看起來十分像一種“鏈上游戲”,其“挖礦”機制從玩法上其實更接近一種概率博弈。每一輪都有贏家和輸家,多數情況下,只有少部分人能拿到收益,而多數參與者有可能會虧損自己投入的全部SOL。使用者在參與前,應充分了解其相關機制與潛在風險。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參考
- ORE official website: https://ore.supply/
- ORE on-chain data: https://defillama.com/protocol/ore-protocol?revenue=true&fees=false
- ORE token price: https://coinmarketcap.com/currencies/ore-new/
- ORE announcement: https://x.com/OREsupply/status/1981012903643041972
- 核心观点:ORE重构挖矿机制,实现可持续通缩模型。
- 关键要素:
- 新版5×5网格挖矿,随机选胜者。
- 协议抽取10%收入回购并销毁ORE。
- 精炼费与质押奖励激励长期持有。
- 市场影响:推动Solana生态挖矿创新与代币价值增长。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